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大壮”亮相 科技秀引关注

2月5日,武汉市洪山礼堂前举办了一场充满科技感的活动,多款湖北制造的人形机器人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其中,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与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尤为引人注目。这款高大强壮的机器人正在进行力量和平衡训练,准备在未来应用于变电站巡检工作。

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大壮”亮相

“劳动者”系列人形机器人还有一个昵称叫“大壮”。这些机器人设计得非常结实,尤其是“劳动者1号”,身高1米8,体重95公斤,是目前最高大强壮的人形机器人之一。它能够稳定地举起100斤重的物体,展示了强大的双臂力量。

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大壮”亮相 科技秀引关注

2024年4月,陈学东院士团队联合武汉格蓝若揭榜湖北省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进行科研攻关。在此之前,该团队已积累了多项领先技术,如国内最大的重载电驱动四足机器人和高动态双轮足机器人。同年6月下旬,他们设计出了人形机器人的本体。自去年以来,研究团队不断对“大壮”进行升级优化,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经历了三轮迭代,提升了其身高、体重、关节灵活度及负重能力等性能。

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大壮”亮相 科技秀引关注

相比于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更接近人类,也更复杂。罗欣教授指出,人形机器人需要在本体、驱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等方面取得突破,并且每个方面都包含许多细分目标。例如,通过场景驱动的方式,先让机器人学会简单任务,再逐步增加难度,使其不断学习进步。

湖北造人形机器人“大壮”亮相 科技秀引关注

当前,团队已在关节驱动、自由度及整机结构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掌握了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电机控制系统使“大壮”的电机扭矩密度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小体积下的强大动力输出。先进的电机控制算法也使得“大壮”能够更加精准地执行任务。

陈学东院士表示,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即将走出实验室,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大壮”将针对电力巡检与运维需求进一步研发,以替代人工在带电环境下执行危险作业。武汉格蓝若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到,电网领域对机器人有巨大需求,尤其是在偏远无人值守的变电站中,机器人可以快速响应故障处理,无需人员穿戴绝缘用具并有人协助监护。

目前,“大壮”正为正式上岗做准备,预计不久将有一批机器人投入使用。同时,团队将继续改进“大壮”,希望未来能在更多领域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