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老人、孩子注意些啥?

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监测情况显示,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5日,我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鼻病毒。目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继续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流行强度和医疗负荷较去年低。其中,流感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趋缓。人偏肺病毒阳性率在高位平台波动,北方省份阳性率上升趋缓,14岁及以下病例中阳性率开始下降。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在0至4岁病例中呈波动上升。鼻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持续下降。

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老人、孩子注意些啥?国家卫健委重要提醒

不少家长担心孩子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是否意味着病原体种类增多。实际上,人偏肺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已经存在至少60多年,并非新毒株。我国人偏肺病毒呈现冬春季流行的特点,一般主要流行在12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监测显示2024年的12月以来,人偏肺病毒的检测阳性率逐步上升,略高于2023年,但并不意味着流行强度发生了重大变化。2025年第一周人偏肺病毒阳性率为6.2%,不是当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优势病原体。

与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原体一样,人偏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感染后常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冒样症状,具有自限性特点。这类病毒的首次感染多在婴儿期,5岁以上的儿童几乎都曾感染过人偏肺病毒。治疗上主要考虑开展退热、缓解不适等对症治疗手段。成人感染后症状通常很轻微,休息几天内通常能好转。如果病人出现明显的喘息、发热持续不缓解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上周,全国哨点医院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达到35.5%,大多数省份流行强度处于中等水平;预计1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近期因担忧感染流感,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分享囤药经历,包括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成为关注焦点。还有患者分享自己的感染症状,如高烧、头疼、肌肉酸痛、全身无力。今年流感流行强度比往年更厉害吗?流行的病毒亚型有什么特点?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副处长王丽萍透露,从监测情况预计,今年冬春季将呈现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替或叠加流行态势,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并不存在“流感疫苗脱靶”“病毒耐药”等问题。当前流行的毒株与疫苗匹配良好,接种疫苗有效,且对于抗病毒药敏感,证明药物治疗有效。

即便感染同一个病毒,不同患者因个人身体状况不同也可能出现不同症状。呼吸道病毒感染后,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下降等都是常见症状,部分药物服用后也可能有一些不适症状。临床实践和疾控监测未发现新的病毒出现。抗感染药物可能导致嗜睡、乏力等症状,有的病人服用抗病毒药物后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痛或腹泻等情况,这些症状是常见的。对于健康成人和儿童,不推荐预防性服药。

对于日常体健、免疫力较好的人群,流感一般可以自愈。但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一老一小”、孕妇及慢病患者群体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防范重症发生。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6月龄以上没有疫苗接种禁忌的人群,如果现在还没有接种,仍然推荐及时接种疫苗。

疾控部门提醒,预计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为减少疾病传播、降低疾病危害,日常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的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春运已经启动,幼儿、老年人和体弱人群尤其要防范旅途中交叉感染。出行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和天气情况,如有发热、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建议推迟行程。旅途过程中乘坐飞机高铁等密闭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抵达目的地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手、清洗面部,并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可能居家休息,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或前往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