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强:政府需审慎推行SST扩围 勿让税务变相加重冲击经济
(13日讯)马华副总会长兼经济与中小企业委员会主席拿督刘亚强促请政府,在决策上保持审慎,避免加重企业与消费者的负担。 他说,财政部早前在国会书面答复中指出,政府建议将5%和10%的销售税扩大至非基本必需品、加工品、高价值商品及进口商品,而6%和8%的服务税则适用于特定服务行业。最终的扩展范围和税率调整,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布。 对此,刘亚强指出,虽然政府强调“基本必需品维持零税率”,但扩大征税范围的决定,仍可能带来连锁影响,商家运营成本压力提高,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我们明白政府希望提高国家税收。但当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企业经营环境仍充满挑战,我们其实是否有迫切的必要性在这个时候做这个决定?” 他表示,许多中小企业仍受到国际供应链不稳定、马币贬值及营运成本上升的影响。若此时进一步扩大SST,恐让本就艰难的市场更雪上加霜。 他指出,进口商品及加工品被列入扩展征税范围,可能使得依赖进口原材料、设备或零部件的企业成本增加。“这是否会影响企业竞争力,甚至导致部分商家被迫缩减规模或结业?” 此外,服务税扩大至“特定行业”,但政府尚未公布具体名单。若涵盖物流、专业服务、培训或维修行业,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商业运营成本,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政府不能只说‘我们有讨论’、‘不会影响弱势群体’,而是要公开详细的冲击评估,让企业和消费者知道,未来的成本会涨多少?影响有多大?是否会有价格调控措施?是否会提供中小企业税务减免,避免企业因税收调整而面临财务压力?” 刘亚强建议,政府应设立清晰的过渡期机制,例如为受影响行业提供税务回扣、短期豁免或分阶段调整,确保企业有充足的适应时间,而非仓促执行。同时,与其不断调整SST税率、扩大征税范围,导致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更高成本,政府应重启GST消费税。 “GST作为更透明、更高效的税制,不仅能避免重复征税和成本转嫁问题,也一劳永逸地为国家财政提供更稳定的收入来源,是更长期、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政策的合理性不应只看短期收入,而应评估整体经济效益。政府更应加强税收合规性、减少浪费、优化财政管理,而非简单地扩增税基,转嫁负担给商家和消费者”,刘亚强强调。 他呼吁政府在2025年第一季度公布最终税务调整范围前,公开详细的影响评估报告,并提供足够的缓冲措施,确保不会导致物价上涨或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骨干。任何政策调整都应考虑到它们的生存能力,政府有责任确保新税务政策不会影响它们的可持续发展。否则,“渐进式”可能只是一个温和的包装,实质上仍然是一场税务负担的加重。” 马华 服务税(SST) 税务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