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屏幕比例越来越宽 是科技进步还是厂商的小聪明

你是否好奇过,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家里的“大屁股”电视和显示器,大多都是方方正正的4:3比例,而现在,无论是LCD电视还是显示器,16:9的比例几乎成了标配,甚至一些追求极致视觉体验的显示器,已经迈向了21:9的超宽屏时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背后的秘密,看看屏幕比例的变化,是不是真如你所想,只是厂商们为了节约成本的小把戏?

记得那些年,家里的“大屁股”电视,虽然笨重,但每当夜幕降临,全家人围坐一起,那份温馨与欢乐,至今仍让人怀念。那时的屏幕,多是4:3的比例,仿佛是对传统影像世界的一种坚守。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液晶显示技术的兴起,屏幕比例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厂商们纷纷打出“更符合人眼视觉比例,更有沉浸感”的旗号,将屏幕比例推向了16:9,甚至更宽的21:9。乍一听,这似乎是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视觉盛宴。但真相往往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以34英寸的屏幕为例,4:3比例的屏幕面积为33.3万平方毫米,而16:9的比例则缩减到了29.6万,21:9更是只有25.1万。

这意味着,在相同对角线长度的前提下,屏幕比例越宽,实际使用的面板面积就越小,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看来节约成本这一说法,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

揭秘!屏幕比例越来越宽 是科技进步还是厂商的小聪明

但话说回来,屏幕比例的变化,绝非仅仅为了节约成本那么简单。它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科技原理。

早期的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受限于电子束扫描的原理,屏幕比例的选择极为受限。电子束从屏幕左上角开始,逐行扫描,直到右下角。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分辨率提高,刷新率就会下降,导致画面闪烁,影响观看体验。而16:9的比例,在CRT时代,意味着更高的横向分辨率和更低的纵向分辨率,这无疑会增加成本和技术难度。因此,4:3的比例,在当时是最经济、最实用的选择。

再来看电视信号的源头——影像记录设备。镜头是正圆的,理论上,它能捕捉到的图像信息范围也是圆形的。但为了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录制设备需要在圆形信息中,找到一个最佳的裁剪比例。

在摄影技术发展的早期,底片格式多样,但大多数都接近4:3的比例。因此,电视屏幕,作为信息的展示终端,也自然遵循了这一比例。

揭秘!屏幕比例越来越宽 是科技进步还是厂商的小聪明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出现,屏幕比例的变化迎来了新的契机。液晶面板的生产,不再像CRT那样受到物理原理的严格限制。更重要的是,数字影像系统、非编系统、镜头技术以及数字化广播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屏幕比例的选择变得更加灵活。

在液晶面板时代,4:3的比例,对于厂商来说,确实是一种浪费。因为液晶面板的生产,更倾向于标准化,宽比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面板材料,减少浪费。

因此16:9甚至更宽的比例,首先在电脑显示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广播电视系统的数字化改造,4:3的比例逐渐被淘汰,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如今,21:9的超宽屏显示器,已经成为追求极致视觉体验玩家的新宠。它不仅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还能在观影、游戏等场景中,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宽比例屏幕的出现,同样离不开成本控制的考量。

总的来说,屏幕比例的变化,是科技进步、成本控制、审美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革新,更是一种视觉体验上的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科技的进步,也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未来,屏幕比例还会如何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揭秘!屏幕比例越来越宽 是科技进步还是厂商的小聪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