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30年前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明确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强调要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服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知列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  通知提出,小学低年级段应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此外,在实施人工智能教育时要注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进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教学。  通知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统筹推进中小学和大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一起来看通知的重点内容,及文件全文——重点内容  一、总体要求  1. 立德树人:确保AI教育方向正确,培养创新型人才。  2. 以人为本:构建创新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AI技术的学习热情,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  4. 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  二、主要任务及举措  1.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  制订AI通识教育指南和普及读本。  完善相关课程中AI教育要求,鼓励纳入地方和校本课程。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体验,高年级段和初中侧重理解应用,高中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注重AI教育应用伦理,引导中小学生科学合理使用AI工具。  2.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  统筹相关课程和课后服务,防止重复交叉。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进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加强AI教育教研,单设 AI教育类别评选。  探索将AI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3.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  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AI教育栏目。  鼓励研发AI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分批设立AI教育基地,丰富完善教学资源。  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AI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  4.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  建设多元化、高水平的中小学AI教育实验室。  依托现有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升级优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参与AI实验室建设。  加强校际间教学场所和教学资源共享。  5.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  加强AI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招聘、引进、转岗等方式充实队伍。鼓励高校开设AI教育相关专业,培养未来教师队伍。  将AI教育教师培训纳入计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6.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  鼓励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活动丰富AI体验与实践。组织课程拓展和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在“中学生英才计划”中加强AI相关领域青少年人才培养。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部组建AI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成立AI教育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协调、推进和评估工作。  学校建立跨学科的教师协作机制,提高AI教育水平。  2.加强经费保障:  加大对AI教育的投入,支持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硬件设施建设等。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形成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  3.做好城乡统筹:  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推动AI教师流动和课程互联互通。  城乡学校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共享教学经验,提升AI教育质量。  4.加强评价引领:  将AI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关注学生AI 素养的提升,注重评价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定期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AI素养和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  文件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