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夜诊迫爆 轻症者占用资源
- 国际
- 2025-03-23 12:13:36
- 48
【港闻报讯】记者刘硕源报道:公立医院急症室求诊人数多,但55%病人属于次紧急、半紧急个案。急症室顾问医生表示,夜诊医护人手更紧张,但有些非紧急的病人是撑到下班后才到急症室求诊,有些则是为取医生纸而到急症室。家庭科医生提醒,身体不适初期应求诊医治,避免耽搁,令轻症变急症。 有人睇急症为拿病假纸 政府快将公布公营医疗收费检讨结果,其中就急症室收费,医管局希望透过对非紧急病人增加收费,引导他们转往私营医疗求诊。 玛丽医院急诊科顾问医生徐锡汉表示,不时遇到病情未必需到急症室的情况,举例曾有病人早上上班时已感到不适,但硬撑着,直至傍晚放工,才到公院急症室求诊。亦有病人身体不适向公司告假,在家中休息至晚上,身体情况好转,但发现未取得病假纸,于是到公院急症室。他认为,这些病人可向提供24小时门诊的私家医院、或提供夜诊服务的私家诊所求诊。 有些病人则因为没有及时治理,令轻症变急症。医管局家庭医学统筹委员会主席梁堃华医生举例,天气干燥时,容易皮肤痕痒,有人因为搔痒抓伤以至红肿、发炎甚至化脓,才到急症室求诊,但如尽早向家庭医生求诊,或到社区药房咨询药剂师意见,适当用药,可预防症状恶化。 梁堃华并举例,半数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直至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才到急症室求诊。她称政府已推出慢性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45岁以上的市民可参与。 在公营医疗收费检讨下,放射检查将按项收费,但急症室仍可豁免收费。徐锡汉称,不会因为病人来到急症室便满足其要求,急症室医护会按病人的病情,安排需要的检查。 徐锡汉重申医管局期望透过收费改革,让更多资源投向诊治紧急病人,以及加大对急重、危疾病人的保障,令更多有需要的病人不会“大病致贫”。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