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开洗衣机滚筒里的螺丝,藏在排水口的五毛钱硬币露了出来。抠出硬币后,老宋迅速把手浸进桶里涮了两下水,快步钻进工作台。店外,他的妻子接过手,正给送来洗衣机的老人讲解使用注意事项。
3月21日七点半,临沂南道小区南门的石板路上准时响起了卷帘门的声音。把家电维修的招牌摆出去后,这位被网友称为“家电华佗”的宋金波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在临沂老城巷子里,出了位百万粉丝修理匠。宋金波踩着沾满机油的劳保鞋走进店铺,绕过工作台上堆着三台待修的老式收音机和两把缺腿的电热水壶,从配件箱里翻出适配的弹簧,转身又跑了出去。
眼前这台缠满胶带的双缸洗衣机是南道小区独居老人刘玉芬用了二十年的“老伙计”。他拧开锈迹斑斑的底盖,浑浊的污水裹着三枚硬币涌出。“瞧瞧,老太太你又拿它当存钱罐了。”宋金波把硬币擦净包好,“这三块钱就当维修费了,洗衣机我晚上给你搬回去。”
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宋金波得空坐在工作台前看着旁边的儿子剪辑视频。在这个家电更新换代迅速的时代,宋金波的儿子宋鸿财将父亲维修家电的过程拍成短视频,在一个月内吸引了超过百万的粉丝,大批年轻人在视频评论区催更。
宋金波1996年学了家电维修手艺,出徒后开了一家电器维修铺子,一开就是二十年。起初生意不稳定,后来小家电普及,店铺有了不少客源,生意也越来越好。但随着家电做工精进和售后服务完善,店铺的生意逐渐冷落。回家过年的宋鸿财看到父亲无事可做,便把他工作的过程拍摄下来上传到网络。自2月10日第一条短视频发布以来,越来越多的网友知道了临沂有这样一间能修家电的铺子。
在宋金波家里,没有插头的电饭锅、缺了顶盖的热水壶、立不住的电风扇随处可见。他说:“周围居民多数是老年人,舍不得买大品牌家电,配件很难适配,我就把家里一些电器的配件拆下来改装使用。”这家开了二十多年的维修店铺成了周边社区老人的服务站,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老人们常会说:“不行去宋金波那里问问?”
宋金波是个实在人,来店里修电器的费用很少超过十块钱,有时甚至不收费。一天忙活下来,从拆装到检查再到维修,总共不到十件电器,收入也只有几十块钱。但他并不在意,觉得只要能帮到街坊邻居就好。
下班闭店前,宋金波整理着他的“电器急救箱”,里面存放着早已停产的显像管、卡带机芯、机械旋钮。别人眼中的电子垃圾,是他打开老物件的钥匙。这段时间关注他的人多了,送来店内的电器也越来越多。宋金波喜欢听顾客讲述这些电器背后的故事。
谈及最近自己在短视频平台的热度,宋金波显得很平静。“我也不清楚为啥年轻人喜欢看家电维修,反正他们爱看我就拍,不爱看了我还继续守着我的小门面。”或许正如网友所言,这团扎根市井的温暖火苗,照亮的不仅是家电内部交错的线路,更温暖着每个人心中对“古道热肠”的向往。
上一篇:女儿婚嫁母亲遗产继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