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动荡之际,汇率也出现大幅波动。美元指数连续两天下跌,昨天跌幅达到1.72%。人民币因此受到提振,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从昨天的最高点7.3478降至今天的最低点7.2437,不到48小时内最大升值幅度超过1000点。投资者纷纷转向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货币。美元兑日元一度跌至145.88,欧元兑美元升至1.105,创半年新高。花旗分析师认为,关税上调至少还将持续几个月,这将大幅推高通货膨胀。但劳动市场的疲软最终将促使美联储采取鸽派政策。他们预计今年内美联储将降息五次,每次25个基点,共计125个基点。交易员也提高了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货币市场显示年底前降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增加,相当于四次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
不过,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表示,尽管劳动市场可能在今年出现轻微放缓,且不确定性可能拖慢经济活动,但目前不需要急于调整利率,应等待更多数据来观察特朗普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特朗普的关税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均衡,这一点在汇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元指数大跌,非美货币大幅飙升。人民币不到两天内最大涨幅超过1000点。日元也大幅上涨,由于去年日元大涨引发市场波动后,日元拆息规模有所恢复,此次日元的大涨可能再次引发拆息平仓潮。亚太市场早盘小幅反弹后再度全面走弱,日经指数跌近3%,A50一度跌近2%,韩国股指更是在翻红后掉头向下,扩大跌幅。
这一方面与资金抛弃美元以求在主要的非美货币中避险有关,另一方面则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大有关。瑞银预测,新征关税可能会抑制短期经济增长,增加市场波动,并促使美联储在今年稍晚大幅降息。如果关税导致通胀飙升、经济增长减弱,美联储官员可能陷入政策困境,降低近期降息的可能性。
花旗分析师维持原先预期,认为劳动力市场疲软将影响美联储今年五次降息。关税上调至少还将持续几个月,预计将大幅推高CPI。然而,关税为特朗普提供了政治筹码,因为如果贸易逆差保持不变,政府可以指出关税将产生约7000亿美元的年收入,这些收入可能有助于铺平财政扩张的道路。
美联储副主席杰斐逊强调,尽管美国经济面临贸易、移民及监管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美联储的利率政策仍然能够有效应对当前的风险。他表示,不会急于调整政策利率,尤其是在目前美国就业市场稳定的情况下。他指出,贸易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加剧商品价格上涨,并进一步推动通胀压力。美联储最近决定将基准利率保持在4.25%—4.50%的区间,杰斐逊支持这一决定,因为目前的经济显示出放缓迹象,而通胀基本维持在现有水平。
根据CME“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美联储5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68.8%,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1.2%。到6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降至18.5%,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8.7%,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2.9%。
有话要说...